You are here:
美泉宫及其附属建筑和宽敞的公园,以其悠久灿烂的历史跻身奥地利重要文化古迹之列。整个建筑群,包括宫殿、拥有众多建筑特色的公园、喷泉和雕像,还有动物园(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于 1996 年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以来,这座宫殿一直归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所有,后在君主制结束时转交给奥地利共和国,并由美泉宫管理。
自 1992 年开始,美泉宫(除宫殿花园外)一直由美泉宫文化和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作为一家现代化私营公司,公司成功地统筹了高效经营管理和深度翻新保护计划的实施。
自君主制时代以来,周围大部分的公园一直是维也纳市民的休闲之地,而美泉宫自 20 世纪 60 年代向公众开放后,也一直是维也纳重要古迹之一。宫殿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 250 万游客,而宫殿建筑群和公园等其他区域每年还吸引 650 万游客游览。美泉宫于 1972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次编制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证明了其作为巴洛克时期的典型建筑,整个宫殿建筑群作为当时艺术融合的典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大画廊长 40 多米,宽10 米,是举办舞会、接待和宴会等宫廷活动的理想场所。高大的窗户、对面墙上的水晶镜面、白金色灰泥装饰以及天花板上的壁画,共同构成了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成为了现存最为华丽的洛可可室内装饰之一。意大利艺术家格雷戈里奥·古列尔米绘制的壁画镶板置于天花板中央,展现出玛丽亚·特蕾莎统治下君主制的繁荣。其中央是弗朗茨·斯蒂芬和玛丽亚·特蕾莎,周围环绕着皇帝美德的化身。围绕这一中心区域排列的是哈布斯堡王室领地的团,每个领地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奥地利共和国成立以来,这处会客厅一直被用作举办音乐会和官方招待会的场所。1961 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苏联国家元首尼基塔·赫鲁晓夫在这个会客厅中举行了传奇式的会晤。
美泉宫和其他建筑遗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从 14 世纪初开始,整个庄园被称为卡特堡都,归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有。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在庄园所有权的变更记录中,记录了许多承租人的名字,其中包括一些知名人士,比如 1548 年担任维也纳市长的赫尔曼·拜尔,他将建筑整体扩建后改造成了一个庄园。
1569 年,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使该庄园归哈布斯堡王朝所有。根据地契记载,该庄园包括一座房屋、一个水磨坊和马厩,以及一座游乐园和果园。这为建造一座气势恢宏的宅邸、正规花园和鹿苑奠定了基础。几年前,从小在西班牙宫廷长大、对自然界有着浓厚兴趣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引进了西班牙马匹进行饲养,这一做法对 1572 年在维也纳建立皇家骑术学校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继任者,马蒂亚斯皇帝将卡特堡庄园用于狩猎,据说马蒂亚斯皇帝在 1612 年的一次狩猎中偶遇了“美丽的泉水”,卡特尔堡也因此得名。
1637 年,斐迪南二世皇帝逝世后,这座庄园成为了他遗孀的陪嫁府邸。她本人热爱艺术,需要一处合适的建筑场地以满足其忙碌的社交生活。因此,她在 1642 年左右建造了一座快乐宫,同时将卡特堡更名为美泉宫,这是同年首次被记载的名称变更。1683 年,在维也纳围困战期间,快乐宫和其中的鹿苑遭受了土耳其军队的洗劫。自 1686 年起,这座庄园归利奥波德一世皇帝所有,后来他决定将庄园移交给他的儿子兼继承人约瑟夫,并为其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新宅邸。
不久之后,建筑师约翰·伯恩哈德·费舍尔·冯·埃拉赫抵达宫廷,他曾在罗马接受过培训,并经由贵族阶层赞助人的引荐。1688 年,他向皇帝提交了新宫殿的初步设计方案,即所谓的美泉宫一期工程;1693 年,利奥波德一世委托他设计一份建造大型狩猎行宫的具体方案,并于 1696 年动工。部分新建筑在被土耳其人摧毁的快乐宫现有地基之上建造。由于西班牙王位继承争夺战和随之而来的财政拮据,侧翼的建设从 1701 年开始被推迟,在约瑟夫突然逝世后完全停滞。
骑术学校也被土耳其人摧毁,重建工作也同样遭遇延误;直到 1729 年至 1737 年间,受查尔斯六世委托,约翰·伯恩哈德·费舍尔·冯·埃拉赫设计的维也纳霍夫堡冬季骑术学校建成后,骑术学校才有了新家。
这座未完工的宫殿后来成为威廉明妮·阿玛莉的陪嫁府邸,她在墙上挂满了贵族骏马的肖像,这些肖像如今仍可在所谓的 Rösselzimmer(字面意思为“马房”)中见到。
1728 年,查尔斯六世皇帝收购了美泉宫,但仅将它作为枪狩野鸡的场所。后来,他将宫殿作为礼物赠送给了他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据记载,玛丽亚·特蕾莎一直对这座宫殿和其花园情有独钟。玛丽亚·特蕾莎的统治标志着美泉宫历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这座宫殿也成为了宫廷和政治生活的中心。
1742 年,她在冬季骑术学校举办了著名的女士旋转木马活动,以此庆祝她打败了反对她继位的人,这一场景被马丁·范·梅滕斯捕捉后定格在了画布上。美泉宫的卡鲁塞尔厅正是以 1858 年所悬挂的这幅画作命名的。在玛丽亚·特蕾莎的个人影响和建筑师尼古拉斯·帕卡西的监督下,约瑟夫一世的宏大狩猎行宫被重建并扩建成了一座宏伟的宫殿住所。
从 1742/43 年的冬天开始,未完成的建筑工程陆续动工,最终大兴土木,成为了一项巨大的重建项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宫殿外观保留至今。1743 年至 1749 年的第一施工阶段和尼古拉斯·帕卡西密切相关,他在东翼为未来继位的皇帝和皇后扩建了觐见厅和寝宫。接下来的阶段工程包括拆除费舍尔在阅兵场正面修建的中央外部楼梯,以便在中央凸起的一楼外设立一条宽敞的车行道,并在主楼层上方开设大画廊和小画廊。宫殿中央的两个画廊为大型庆典提供了空间,而小画廊则用于举行更为私密的家庭庆典。在这一阶段,这两处会客厅还没有缀饰绚丽多彩的灰泥装饰和天花板壁画,而后来这些装饰都为会客厅锦上添花。
那时的其他改建还包括连接两翼的柱廊(也称为“骑士翼”),沿经阅兵场用于安置上层宫廷仆人。毗邻柱廊两侧,向东西两侧(东侧包括橘园)延伸,修建了一个综合工作区。美泉宫当时已作为皇家住所,需要供养和安置超过 1500 人。根据玛丽亚·特蕾莎所表达的愿望,于阅兵场北翼修建了一座剧院,并于 1747 年盛大开业。帕卡西被任命为宫廷建筑师,以表彰他的成就。
第二阶段(1752 年至 1765 年)的建筑工程不仅限于在宫殿内创造更多空间,还包括装饰礼仪室和国宾室。1765 年,弗朗茨皇帝一世·斯蒂芬突然逝世,这对玛丽亚·特蕾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是新一阶段的整修和改建。寡居的皇后将宫殿东翼的几间会客厅设立为纪念室,并毫不吝惜地用珍贵的中国漆器板和昂贵的木质镶板来装饰,这些装饰留存至今。1769 年至 1777 年间,玛丽亚·特蕾莎在一楼所谓的贝尔吉房间里绘制了饱含异国情调的风景壁画,并在酷暑季将这些房间作为她的个人住所使用。
玛丽亚·特蕾莎去世后,美泉宫一直空置,直到弗朗茨二世/一世统治期间才再次被用作避暑宫殿。在这个过渡期,美泉宫分别于 1805 年和 1809 年两次被拿破仑占领,期间这位法国皇帝将东翼的弗朗茨·斯蒂芬纪念室作为自己的住所。
1809 年 10 月 14 日,瓦格拉姆战役失败,在美泉宫内签署了《美泉宫条约》,这标志着反抗拿破仑政权的奥地利解放战争结束。一个时代就此落下帷幕。
1814 年至 1815 年的维也纳会议期间,美泉宫急需修缮。在这些改建工程中,弗兰茨一世/二世在 1817 年至 1819 年间按照宫廷建筑师约翰·阿曼的设计理念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了改建,使其外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阿曼将帕卡西精心制作的洛可可风格装饰从外立面移除,将其简化为更朴素的形式,基本没有装饰元素,还将宫殿涂成了“美泉宫黄”,其特色外观保留至今。
1830 年,弗朗茨·约瑟夫出生。当他于 1848 年继承王位时,美泉宫再次经历了一个辉煌时代,因为他最终选择将美泉宫作为自己最爱居所,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弗朗茨·约瑟夫在位之初就搬进了面向阅兵场的西翼公寓,一直居住到 1916 年 11 月 21 日逝世。国宾室和礼仪室基本保持原样,而皇帝的私人居室则进行了重装和翻修。至今保存完好的家具风格尽显简约和布尔乔亚风格,彰显了弗朗茨·约瑟夫的个性和喜好。1854 年,为迎娶巴伐利亚公爵夫人伊丽莎白,他前一年冬天就开始为未来的皇后改建面向 Hietzinger Kammergarten 的西翼公寓。伊丽莎白的公寓由以皇后沙龙为中心的几个房间组成。为迎接即将于 1873 年在维也纳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 1869 年便开始对 18 世纪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进行了修缮,或采用新洛可可风格将其取代,以彰显皇家风范。
这项修复工作影响了东翼的两个画廊和房间。这些房间的墙壁上要么挂满了皇室收藏的挂毯,要么替换成了全新的红丝绸菠萝锦缎挂毯,这些挂毯至今仍能在宫殿中看到。小画廊中 18 世纪中期的大理石饰面灰泥被高度抛光的白铅饰面所取代,上面饰有精美金色装饰,包括 agrafFes、奖杯和武器展示。